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医院公告
药品追溯码就是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2024年4月以来,国家医保局全力开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现在,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上的药品追溯码,即可获取详细的药品销售信息,了解药品的“前世今生”,具体查询方法来看下方攻略。 第一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第二步:在“药品信息查询”页面,可扫描药品包装盒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进行查询。   查询的结果将分为四种情况。 情况1:“未查询到产品销售信息” 建议等两天再次扫码,如还未出现,说明售出机构未扫描该盒药品上的追溯码,可向售出机构或有关部门反映。   情况2:“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 如确为本人购买的,说明该药品合法合规。   情况3:“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 如非本人购买,说明该药品此前已被出售过,极有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举报并向售出机构索赔。   情况4:“查询到有2次及以上的销售信息” 说明该药品此前已被出售过,极有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举报并向售出机构索赔。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使用医保部门以外的软件或APP扫描药品追溯码,得到的信息并不是该药品的医保销售结算信息,不适用于本文的方法和结论。    
2025.0421
4月16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党工办与院办精心组织了一场义诊活动,旨在为豆各庄富力又一城社区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此次活动汇聚了骨关节病、心脑血管、胸外科、推拿按摩、中医咨询、体重管理等多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彰显了医院关爱社区、服务大众的决心。 活动开始后,专家们迅速投入义诊中。在心脑血管咨询处,专家张宏红耐心地为患者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对身体的危害,到如何通过饮食控制盐摄入、规律作息稳定血压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让患者对高血压的防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胸外科肺结节专家白学义也在忙碌地为前来咨询的居民答疑解惑。他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认真查看居民的检查报告,向居民科普结节的性质、判断依据以及结节的处理方式等,消除了居民对肺结节的恐惧和担忧。 中医咨询专家沈爽和杨宇从中医治未病的独特角度出发,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他们通过望闻问切的传统中医诊断方法,对居民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针对不同体质的居民给出相应的饮食调理、中医养生建议,如推荐适合的食疗方、介绍艾灸、按摩等中医保健方法,引导居民树立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 康复科理疗师廉老师在义诊期间全程为居民提供推拿、按摩手法服务,帮助许多居民缓解了身体疼痛,居民们纷纷表示效果立竿见影。前来体验手法的居民络绎不绝,现场热闹非凡,直到义诊结束,还有一些居民意犹未尽,期待廉老师下一次再为他们进行义诊服务,充分体现了大家对专业医疗服务的认可与期待。 营养科医生赵霞则从合理饮食、体重管理和适量运动的角度,为居民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他们掌握健康生活的诀窍。 通过此次义诊活动,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居民的家门口,真正践行了医院在党建引领下服务社会的宗旨。在党徽的指引下,医疗关怀与党的温暖共同传递给社区居民。 未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将在党建引领下,持续开展更多公益活动,为社会大众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共同守护健康生活。  
2025.0418
近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成功完成了一场意义重大且技术复杂的手术。这名患者为一位84岁的老革命军人,因长期患有脑积水和脑梗塞而卧床,2022年因感染新冠病毒,病情明显加重,出现了吞咽困难,进食时常因呛咳而不得不长期依赖胃管鼻饲饮食。尽管定期更换胃管,但就在前几天,胃管因拔出后无法重新插入,患者多次辗转于多家三甲医院,均面临胃管插入的困难,营养摄取成了奢望。最终,患者被送至我院进行救治。 经过胃镜检查,医生们明确了胃管置入困难的原因:患者的食管在距门齿28厘米处出现了明显的狭窄,形成了直径约0.2厘米的小孔,经过多次尝试,胃管与内镜均无法通过。 为了进一步查明导致狭窄的具体病因,我院李兰顺主任医师与王龙副主任医师对患者进行了全面评估,决定实施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术。此手术旨在扩张食管狭窄部位,以便能够通过胃镜确认病变的具体位置和性质。在麻醉科佟亚南医师的全力配合下,团队使用食管球囊扩张器进行扩张,但狭窄部位显示出充血水肿和组织僵硬,扩张困难。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团队决定进行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 手术过程中,专家们凭借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完成了支架的置入,确保支架位置准确。由于狭窄部位的支架需要时间来张开,为了排除食管下段或胃部恶性肿瘤等可能导致狭窄的情况,我们在支架置入术后第5天进行了复查胃镜,结果显示食管支架位置正常,扩张良好,并且没有发现肿瘤性病变。最终,确认患者的食管良性狭窄是由于长期胃管刺激引起的黏膜损伤和瘢痕组织增生所致。术后,患者的状况良好,胃管顺利插入,鼻饲营养液通畅,家属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食管支架置入术是在直视下进行的,能够清晰观察到食管内部的情况,从而确保支架准确放置,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技术更为精细和安全,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住院周期短。此外,食管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组织的刺激性小,有效减少了术后炎症反应和组织排斥等不良反应。对于良性食管狭窄,如腐蚀性食管炎和瘢痕性狭窄等,支架置入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避免了反复进行食管扩张治疗的痛苦和风险,尤其适用于那些扩张效果不佳或易复发的患者。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我院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更为那些在病痛中苦苦挣扎、四处求医无果的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我们将继续努力,以先进的技术和贴心的服务,致力于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随着我院新购设备和器械的陆续到位,消化内镜的新技术不断刷新治疗记录,包括内镜下切除胃肠道息肉、腺瘤、内镜下碎石术、消化道异物取出、内镜下止血、食管狭窄扩张以及食管支架置入等微创治疗技术,迄今已成功开展20余例,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痛苦,满足了其就医需求。我们的消化内镜医生和护士团队将再接再厉,引进新项目,开展新技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医疗质量,恪尽职守,努力为消化内镜室的建设和技术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5.0415
在积极响应国家临床营养战略规划、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背景下,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为强化临床营养工作的专业引领与科学管理,正式成立临床营养专家指导组。该指导组由院长邹卫军担任组长,营养科主任赵霞任副组长,成员汇聚院内多学科资深专家。其成立旨在整合各方资源,为临床营养工作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指导,助力医院营养诊疗水平跃上新台阶。 近日,临床营养专家指导组首次会议隆重召开,由院长兼指导组组长邹卫军亲自主持。营养科主任兼指导组副组长赵霞,医务部及院内多位资深专家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院长邹卫军简要阐述医院营养科工作开展情况。他充分肯定营养科自设立以来的成绩,强调临床营养在患者康复、医疗质量提升方面的关键作用。指出临床营养专家指导组的成立,将进一步挖掘营养科潜力,规范诊疗流程,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对营养科未来发展寄予更高期望。 随后,营养科主任赵霞解读国家临床营养工作政策,并分享医院当前临床营养诊疗现状。在讨论环节,赵霞主任围绕营养风险与会诊、肠内营养制剂使用、营养诊疗流程规范等核心问题,与参会专家深入研讨,提出一系列规范营养风险筛查工作的重要举措:其一,加强营养风险筛查操作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其二,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为营养风险评估提供更为高效的手段;其三,要求营养专业人员严格审核会诊申请目的,确保诊疗工作的精准性;其四,倡导临床科室与临床营养科室强化沟通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以推动营养诊疗及肠内营养支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营养案例分享环节,临床营养技师李心仪在会上分享了重症患者营养诊疗的实际案例,并针对长期卧床患者的营养状态评定展开探讨。随后,营养科医生黎明分享了食管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诊疗过程,进一步丰富了会议的交流内容。 北京特医互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穆清就医疗机构建立医用食品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发表专业见解。她指出,国家大力推动临床营养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发展,市场监管局和卫健委相继出台利好政策。有效的临床营养工作能加速患者康复、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实现多方共赢。 会议尾声,重症医学科主任宁波教授、消化内科主任蓝宇教授、内分泌科主任孙淑芬、肿瘤内科主任刘鹏辉等专家指导组成员依次发言。他们表示,参加此次会议收获颇丰,对医院临床营养专家指导组的成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建议营养科结合医院的优势专业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特色的临床营养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营养诊疗服务。专家指导组成员凭借各自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深厚造诣,从多维度审视临床营养工作,结合科室特色给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使营养诊疗工作更贴合临床实际,满足患者多元需求。 此次临床营养专家指导组首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临床营养工作明确方向,为后续工作深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相信在医院领导重视及各科室协同努力下,尤其在临床营养专家指导组专业引领下,医院临床营养工作将取得更显著成效,为患者健康福祉提供有力支撑。  
2025.0411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专家团队 赴东光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交流与惠民义诊   为深化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3月29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院长助理单志刚,一支部书记、医院办公室主任宗浩带领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脊柱外科、矫形骨科等学科专家一行7人,赴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民医院开展学术交流与义诊活动。此次活动以“技术帮扶惠民生,携手共筑健康路”为主题,通过经验分享、学科共建及惠民诊疗,助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在座谈会上,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专家团队与东光县医院领导班子及科室骨干就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多学科协作模式、危重症患者转运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单院助表示:“基层医院是百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希望通过技术帮扶、专家会诊等机制,实现资源共享,让县域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东光县医院院长张振峰对北京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期待双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补齐学科短板。 当天下午,专家团队通过门诊坐诊、临床查房指导、疑难病例讨论、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疗能力。   此次活动中,不仅通过技术帮扶提升基层医疗能力,还以人性化服务传递社会温暖。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将持续响应国家号召,以技术输出、人才下沉为抓手,推动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守护基层群众健康贡献力量,未来可进一步推广“义诊+培训+远程医疗”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更深入人心。
2025.0403
1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