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护理天地
护理动态
护理风采
 为了进一步规范骨科护理用具的临床应用,推动专科护理技术的标准化、同质化与规范化发展,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2025年8月26日下午,由骨科护理学术组组织的“骨科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工作坊”在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骨科护理学术组秘书吴艳静主持,参会人员包括骨科护理学术组成员、各科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  理论授课  在活动的首个环节,手足外科护士长王玉霞带来了主题为《颈腕吊带使用技术》的讲解。王护士长从颈腕吊带的基本概念、使用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评估要点、注意事项以及关键流程这六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以生动详尽的内容帮助大家加深对颈腕吊带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现场演示及视频播放  接下来的环节重点聚焦于实践操作,由手足外科护士张玉洁对颈腕吊带的操作进行现场展示,通过细致入微的展示,让大家对颈腕吊带临床技术操作有了进一步掌握。        现场讨论及专科技术操作学习  在最后的实操环节,为更好地巩固专科护理技术,学术组特别安排了授课老师对现场操作进行一对一指导。各科室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并结合自身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专科技术难题,踊跃提问。现场学习氛围浓厚,授课老师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并针对操作中常见错误进行了详细剖析。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所有参会人员进一步深化了对专业技术的掌握,全面体现了本次工作坊的学习价值与意义。  活动最后,骨科护理学术组秘书吴艳静对本次工作坊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随着骨科护理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康复手段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护理用具在临床护理和康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安全、规范地将这些护理用具引入临床实践,成为了护理工作中的重要议题。此次“骨科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工作坊”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提升了我院骨科护士的专科护理技能,也为临床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护理指导。 今后,我院将继续致力于骨科护理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定期组织培训和工作坊,以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建立起一个更加高效、规范的骨科护理体系,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2025.0903
       为持续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增强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9月1日下午,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护理部组织召开医患同心筑健康,温馨相伴馨体验——“心服务·馨关怀·新体验”服务提升季启动会。邹卫军院长、杨莉书记、王欣副院长、后勤部林伟主任、刘丽燕主任、各科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等50余人参会。会议由护理部主任宋双凤主持。 护理部主任 宋双凤        会议伊始,由医院服务提升项目工作组组长、党总支书记杨莉致辞。她首先对工作组成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指出参会人员均为各科室骨干,肩负推动医院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使命。 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服务提升项目工作组组长 杨莉        杨书记提出四点具体要求:一是全面调研,找准问题根源。要求各小组实事求是开展多维度调研,不回避问题,为整改提供准确依据。二是精准施策,制定可行方案。整改措施应具体、可操作、可考核。三是狠抓落实,确保整改见效。强调要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服务提升常态化、长效化。四是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各科室须树立“全院一盘棋”意识,积极协同、联动配合,共同推进服务提升工作。杨书记表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必定能推动医院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院长 邹卫军        最后,邹卫军院长作总结指示。他指出本次会议组织周密、内容务实,是一次成功的多部门协同会议。邹院长从办院理念、员工管理、社交引导、能力提升及员工忠诚五个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尤其在能力提升方面强调三点:一是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积极应对新学科挑战,彰显护理专业价值;二是加强沟通能力培训,覆盖医疗、护理及后勤等各类人员;三是强化团队协作,增强整体凝聚力。        服务提升永无止境。当前医院建设已打开新局面,全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医院“以员工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双主体办院理念,不忘初心、真诚服务,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扎实提升服务品质,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2025.0902
       中华护理学会于2025年8月14日—8月1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了以“强基固本·服务赋能”为主题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护理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向各医院征集案例及论文进行大会分享。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护理团队积极参与此次征稿活动,提交的两个护理案例和一篇论文凭借其突出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价值,从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大会现场发言资格。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我院护理团队长期以来在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中的深厚积累,更体现了行业专家对我院护理工作质量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在参会过程中,我院护理团队充分展示了自身的专业实力与风采,同时与其他医疗机构的护理同仁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通过学习和分享,团队进一步了解了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与前沿实践,吸收了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与服务理念。此次参会无疑为我院在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升护理质量、开展护理科研创新等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护理部刘晓总护士长 《降低不可计费耗材单位床日消耗费用》现场发言 血液透析科王艳维护士长 《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尿毒症患者透析充分性达标率中的应用效果》现场发言 综合外科翟飞护士长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护理用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价值评估分析》现场发言       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高度重视护理团队建设,积极探索护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深化护理学术研究,为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5.0826
为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护理水平和团队急救能力,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护理部于2025年8月1日下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急危重症护理管理学术论坛。本次论坛以“深化专业内涵·提升急救能力”为主题,聚焦前沿理念与实践难点,邀请了多位护理领域的专家分享经验,同时为院内护理骨干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论坛由护理部副主任孙彩丽主持,共吸引了70余名骨干护士参会,现场气氛热烈。 专家分享:聚焦前沿,启迪实践 论坛特别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刘芳护士长和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中心赵丽新护士长进行主题分享。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刘芳护士长 刘芳护士长以《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为题,深入阐述了神经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方案的评估、制定和实施管理,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她强调,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患者预后,还对重症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中心赵丽新护士长 赵丽新护士长则围绕《多学科协作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护理配合》展开分享,详细探讨了急救场景下多学科团队(MDT)高效协作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她结合实际案例,着重解读了护理人员在MDT中发挥的协调、沟通和执行能力的作用,为我院急危重症救治流程的优化提供了宝贵借鉴。 院内骨干:实战经验,多维分享 本次学术交流充分展现了我院护理团队在急危重症领域的专业积累与实践探索。来自急诊、重症、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护士长分享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临床案例与实践经验: 急诊科李春燕护士长汇报了《基于“创伤救治中心”模式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探索及实践》,详细介绍了我院在创伤中心建设背景下,优化急危重症患者快速评估、高效转运及多科协作流程的实践成果与思考。 神经外科张伯娜护士长以《当脑出血遇上“连锁反应”——1例危重病历的并发症攻坚战》为题,详尽复盘了一例复杂脑出血患者并发多系统问题的护理过程,展示了团队如何通过预见性护理、精细化监测与多学科协作成功应对挑战。 神经内科刘晓君护士长分享了《从“战场”到“重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系统阐述了该类危重患者在急性期生命支持与稳定期功能康复阶段的全程护理策略与关键节点把控。 重症医学科李愿护士长作了《1例主动脉夹层A型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护理经验总结》报告,总结了大血管手术后严重切口感染的观察要点、处理流程及精细化护理措施,为同类复杂并发症的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重症医学科尹军副护士长汇报了《“筑牢呼吸、健康防线”——1例颈脊髓损伤患者肺部康复护理》,重点介绍了针对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估、个性化肺康复方案制定与实施成效。 热点探讨:答疑解惑,共同进步 在交流答疑环节,与会护理人员围绕重症营养支持的实施细节、多学科协作的痛点、复杂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策略等热点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深入探讨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了对急危重症护理专业内涵的理解。 总结展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总结发言中,护理部宋双凤主任表示,本次学术论坛紧扣“深化专业内涵,提升急救能力”的主题,不仅学习了专家们的前沿理念和成熟经验,也展示了我院护理团队扎根临床一线的宝贵实践成果。她强调,急危重症护理专业性强、责任重大,全体护理人员要将本次论坛的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精准、高效的护理服务,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未来之路:推动护理水平迈向新台阶 本次学术论坛为护理人员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急危重症护理领域知识与经验的共享与传播,为我院护理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护理团队对急危重症护理的专业认识,在实践交流中汲取了宝贵经验。 未来,我院将继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培训,推动护理团队不断精进,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期待在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急危重症护理水平迈向更高台阶,为更多患者带来福祉!
2025.0811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护理部于6月17日组织开展了以脊柱外科为主,主题为“脊”智多谋,“髓”护周全的护理查房活动。这次活动的核心是针对一例胸椎病理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与讨论,旨在通过实际案例的分享与经验交流,进一步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本次护理查房活动由护理部副主任孙彩丽主持,她强调了护理查房在提升临床服务质量和强化团队协作中的重要性,指出其是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具体实践。通过这样的查房活动,护理团队能够深入了解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分享案例经验,从而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脊柱外科护士长刘玉杰介绍了本次护理查房的目的,强调深化理解、精准识别、系统评估、规范实施护理问题的关键措施,突出了专科护理的要点和特色,进一步明确了脊柱外科护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脊柱外科护士刘小敏详细讲解了病例,从患者入院、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功能锻炼,到出院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她不仅分享了护理中的重点与难点,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脊柱外科的霍亚倩护士则从专科知识的角度进行了全面总结,涵盖了病理概述、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功能锻炼等内容。 此次护理查房活动不仅规范了脊柱外科的专科护理质量,更通过团队协作和知识共享,切实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护理人员在讨论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增进了团队之间的默契与合作精神。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使护理团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复杂情况,确保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 通过此次护理查房活动,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脊柱外科进一步强化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未来,我院护理部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探索护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确保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专科护理服务。
2025.062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