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护理天地
护理动态
护理风采
为持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筑牢患者安全防线,2025年9月24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护理部成功举办“优秀护理质量改善案例分享汇报会”,共有10位护士长同台分享了一线护理工作中的质量改善实践,展现了我院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 本次汇报案例涵盖患者安全、专科护理、流程优化等多个维度,体现了护理工作从“完成任务”向“创造价值”的积极转变。会议由护理部孙彩丽副主任主持。 护理部副主任 孙彩丽 守护患者安全:《降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提高管路固定正确率》《消毒供应追溯系统实现器械全流程质量管理》等项目,通过标准化操作与信息化追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 提升专科护理品质:针对骨科专科护理,《提高健康教育在关节置换手术中的知晓率》《提高腰椎支具佩戴合格率》和《利用PDCA循环方法提升下肢损伤体位摆放准确率》等项目,从术前宣教到术后康复,形成了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有效促进了患者快速康复。而《提高PICC重新置管患者功能锻炼落实率》和《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尿毒症患者透析充分性达标率中的应用》则体现了在慢病管理和特殊患者群体护理上的深度探索。 优化工作模式:《SBAR交班模式提高交班合格率》《根因分析法提升护理文书质量》等项目,借助科学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与记录规范性。 护理部主任 宋双凤 护理部主任宋双凤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护理团队“有想法、有能力、有担当”。并希望将这些优秀经验推广到全院,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护理质量改善的丰硕成果,更有效激发了全院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热情,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院的护理事业将再上新台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2025.0930
为深入贯彻医院护理人才培养战略,系统提升急危重症护理专业水平,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于9月25日至26日成功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急危重症护理技能新进展培训班”。本次培训由护理部急危重症护理学术组精心策划组织,旨在通过系统化、前沿化的课程设置,提升各科室护理骨干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护能力。 培训以线下全脱产形式开展,地点设于医院北区地下会议室。来自老年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急诊科等全院多个临床科室的30余名N1-N3级护理骨干参加了学习。 护理部总护士长何冰娟为培训班致开幕词 艾白雪副护士长讲授《急危重症患者基础护理规范化流程解读》 张伯娜护士长讲授《急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观察及新策略》 中西医结合医院董晓红护士长讲授《急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及新进展》  张艳护士长讲授《急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与失禁性皮炎防护及处置方案》 刘晓君护士长讲授《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护理团标解读》 谷利群主任讲授《在医疗角度看急危重症护理,护士需要做什么》  尹军副护士长讲授《急危重症患者肺康复治疗护理方式及新进展》 急诊科娄金明讲授《急危重症患者动/静脉采血流程及规范》  赵斌主任讲授《急危重症患者的人文关怀》 北京京信医院李甜甜护士长讲授《急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及新进展》  综合外科葛莉丽讲授《急危重症患者静脉通路评估及选择策略》 北京优联医院丁莉萍总护士长讲授《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  重症医学科王飞主任助理讲授《急危重症患者容量管理》 李愿护士长讲授《急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护理及新进展》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与最新指南,覆盖急危重症护理的核心环节与新兴热点。来自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北京中西医结合急救医院、北京优联医院、北京京信医院等机构的资深护理专家,围绕急危重症患者基础护理规范、镇静镇痛新策略、人工气道管理、压力性损伤防护、肺康复护理、动静脉采血规范、深静脉血栓防治、静脉通路评估、容量管理、营养支持及人文关怀等十余个专题进行了系统讲解与案例分享。课程设计注重实用性与前瞻性,有效拓宽了学员的专业视野。 此次培训不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护理队伍专业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未来,医院将继续加大专科护士培养力度,推动急危重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2025.0930
2025年9月18日至19日,北京护理学会举办了“护理管理高级培训班”,主题为“管理赋能,筑梦健康”。此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护理管理专家和骨干,共同探讨护理管理的前沿理念与服务创新。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护理团队积极响应大会号召,认真准备,提交了两篇管理案例,并凭借突出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成功获选为大会交流案例。 精细化管理,提升成本控制 护理部刘晓总护士长以《降低不可计费耗材单位床日消耗费用》为题,分享了我院在成本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实践与成效,通过科学管控和流程优化,实现耗材合理使用和费用有效降低。 创新护理模式,保障患者安全 神经外科张伯娜护士长汇报的《“3S2E”护理管理模式在脑出血术后患者误吸预防中的应用》,从评估、干预和团队协作等多角度系统介绍这一管理模式,为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多地护理管理专家与骨干,聚焦前沿理念与服务创新。两位护士长的精彩发言,不仅展现了我院护理团队的专业水准与管理能力,也获得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今后,我院护理团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学习、融合新知,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与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2025.0926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实习护士的临床技能与职业素养,助力实习护士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护理部于9月15日上午成功举办了“借微光聚力、赴护理之约”实习护士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护理部李佳主持,共有61名实习护士参加。  护理部李佳首先表扬了本月表现突出的实习护士,肯定了大家在临床实践中的积极态度和成长。她梳理了近期实习工作中的重点事件,强调了临床操作规范,特别是在护理安全和患者沟通方面的注意事项,为后续实习工作设定了安全和质量的底线。  脊柱外科护理组长霍亚倩,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为课题,围绕护理专业技能、常见问题处理等内容进行讲解。内容详实且极具实用性,实习护士们专注聆听、认真记录,收获满满。  在实习代表发言环节,来自不同院校的实习生们纷纷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深深感谢。他们回顾了实习期间的宝贵经历,明白了护理工作的核心不仅是技术,更是对患者的关怀与支持。实习代表们特别提到,在面对工作挑战时,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是他们前行的重要力量,时刻提醒大家保持细心、耐心和爱心,这样的真实感受让在场的每位实习护士都更加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帮助。   随后,护理部张伯娜护士长与实习护士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她肯定了大家认真聆听的态度,并称赞实习护士代表发言沉稳且内容真实。她鼓励更多实习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悟,“希望下次能看到更多新面孔站出来,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我院护理部始终重视实习护士的培养,建立了“月度专题讲座+临床动态跟踪”的双轨培养机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同时,护理部团队深入临床科室,观察实习护士的工作状态,记录优秀表现,为后续培养和激励提供依据。在护理部的持续用心培养下,我院实习护士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实践动力,在未来的护理岗位上稳步成长,以专业技术与温暖态度服务患者,书写属于自己的护理青春篇章。  
2025.0917
 为了进一步规范骨科护理用具的临床应用,推动专科护理技术的标准化、同质化与规范化发展,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2025年8月26日下午,由骨科护理学术组组织的“骨科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工作坊”在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骨科护理学术组秘书吴艳静主持,参会人员包括骨科护理学术组成员、各科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  理论授课  在活动的首个环节,手足外科护士长王玉霞带来了主题为《颈腕吊带使用技术》的讲解。王护士长从颈腕吊带的基本概念、使用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评估要点、注意事项以及关键流程这六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以生动详尽的内容帮助大家加深对颈腕吊带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现场演示及视频播放  接下来的环节重点聚焦于实践操作,由手足外科护士张玉洁对颈腕吊带的操作进行现场展示,通过细致入微的展示,让大家对颈腕吊带临床技术操作有了进一步掌握。        现场讨论及专科技术操作学习  在最后的实操环节,为更好地巩固专科护理技术,学术组特别安排了授课老师对现场操作进行一对一指导。各科室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并结合自身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专科技术难题,踊跃提问。现场学习氛围浓厚,授课老师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并针对操作中常见错误进行了详细剖析。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所有参会人员进一步深化了对专业技术的掌握,全面体现了本次工作坊的学习价值与意义。  活动最后,骨科护理学术组秘书吴艳静对本次工作坊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随着骨科护理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康复手段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护理用具在临床护理和康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安全、规范地将这些护理用具引入临床实践,成为了护理工作中的重要议题。此次“骨科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工作坊”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提升了我院骨科护士的专科护理技能,也为临床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护理指导。 今后,我院将继续致力于骨科护理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定期组织培训和工作坊,以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建立起一个更加高效、规范的骨科护理体系,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2025.090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