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并响应医院整体工作部署,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于10月13日成功举办了“标准化护理服务构建及典型案例分享”汇报会。此次活动旨在扎实推进“心服务、馨关怀、新体验”服务季活动,切实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会议覆盖全院21个科室,参与人员包括客服中心、护理骨干、护士长等共计50余人。

会议由护理部总护士长何冰娟主持。
汇报分为两部分:
标准化护理服务流程构建:突出四个特点
1. 从试点到全院,重塑服务模式
以创伤骨科、内三科为试点,逐步推广至全院21个临床科室,统一护理服务基准,同时鼓励各科室结合实际开展个性化创新,实现“标准之下,百花齐放”。
2. 从通用到专科,打造特色路径
各科室在标准基础上做了有针对性的“再创造”:
骨科:将“入院-住院-出院-回访”理念细化,贯穿患者全周期,实现疼痛管理可视化、康复指导个性化。
内三科:优化沟通方式与服务礼仪,让宣教更有温度。
门诊:主动走出导诊台,做到“以标塑性、以心服务”。
急诊:明确各环节责任与标准,保障抢救高效有序。
神经内科:将安全目标融入日常照护细节。
综合外科:利用图文、视频等形式,提升健康宣教效果。
3. 从线下到线上,构建服务闭环
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通“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实现标准化随访、线上复诊及健康知识精准推送,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闭环。
4. 从管理到赋能,激发团队活力
通过“培训—执行—督导—反馈”闭环机制,提升护士服务与业务能力,促进年轻护士成长,激活整个护理团队。
典型案例分享:突出三个亮点
1. 标准变标杆,案例成为“活教材”
各科室用真实故事还原标准流程如何解决患者难题、传递护理温度,让标准不再停留在纸面。
2. 细节见真章,小改进推动大满意
骨科护理高位截瘫患者,家属表示:“你们的每一次护理都让我们安心。”
急诊科的“沟通的重要性”:护士通过趣味的解释和沟通检查的必要性,25分钟完成检查并入住病房,为快速手术赢得了时间,最终赢得了患者赞誉。
综合外科因流程清晰、护理细致,收获患者感谢信,缓解家属焦虑。
3. 从独奏到合唱,全院共创优质服务
从内科到外科,各科室在统一框架下开展特色实践:
内科有效化解矛盾,实现“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门诊的“以心暖心,以专业守护”案例,展现了对门诊患者的标准化护理的暖心实践。肿瘤内科的“一例化疗患者的内心独白”案例,则深刻诠释了医学的人文边界。
这些案例共同证明,标准化非但没有束缚手脚,反而为各科室开展有特色、有深度、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创新的舞台。

护理部宋双凤主任总结指出,标准化服务流程体系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关键在深化落实,让“每次护理成为患者信赖的起点,每个细节传递专业温情”,真正使标准成为习惯,让关怀融入日常。
此次汇报是我院优质护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标准化服务从“有”到“优”再到“精”,为患者带来更可靠、更温暖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