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医院公告
近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院办接到一通饱含感激的电话。电话中,一位女士情绪激动地表达着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深深谢意:“我特别感谢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宁波主任、谷利群主任,还有全体医生、护士和护工人员,尤其是尹倩倩医生。他们给了我们家属暖心的安慰,要是没有他们的悉心治疗,我的父亲不可能这么快康复。”  时间回到5月中旬,唐山市76岁的刘老先生在家干活时,不慎从1米高处摔落。事故发生后,刘老先生颈部剧痛、四肢活动受限,家属立刻将其送往当地医院。鉴于伤势严重,当地医院建议转至北京进一步治疗。经家属商议,最终决定将老人转入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 据尹倩倩医生回忆,患者入院时虽神志清醒,但精神状态不佳。结合外院影像学检查,患者被确诊为“颈椎骨折脱位、颈部脊髓损伤(ASIA A级)、双肺肺炎”。进一步检查还发现老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存在肺栓塞高危风险,病情十分危急。 面对复杂且严峻的病情,医院重症医学科宁波主任团队迅速行动。在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一套个性化治疗方案。5月15日,医疗团队为患者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有效防止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同一天,脊柱外科团队在全麻下为老人成功完成“颈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稳定了脊柱结构。考虑到患者呼吸功能持续受限,医生又为其进行气管切开术,确保气道通畅。 在患者住院期间,康复医学科也同步介入支持。通过开展四肢瘫综合训练、血液循环驱动治疗等康复手段,助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医护人员更是24小时轮班监护,密切跟踪患者病情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近三十个日夜的不懈努力,在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治和悉心照料下,刘老先生最终达到出院标准。这场与死神的较量,充分彰显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专业实力,也让患者和家属在病痛中感受到了医护人员带来的温暖关怀和生命希望。 这通充满感激的电话,不仅是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最高褒奖,更是对每一位医护人员默默付出的认可与肯定。医院表示,将以此为动力,继续坚守医者初心,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仁爱之心,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书写守护健康的动人篇章。  
2025.0616
                      2025年6月14日是第22个“世界献血者日”,我国的活动口号是:“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该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血液捐献迫切性和拯救生命价值的认知,鼓励定期献血以保障血液供应稳定,同时彰显献血者对他人健康的积极影响,弘扬团结仁爱互助的价值观。献血不仅是对生命的敬重,更是健康与希望的传递,呼吁全社会关注无偿献血。 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已经连续十年组织员工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更在过去的三年里,荣获北京市献血办公室颁发的“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称号。十年间,全体职工积极响应,其中28位职工的献血量突破1000毫升,用行动诠释爱心。这些成就数字的背后,不仅彰显了我院对无偿献血事业的坚定支持,更彰显了全体职工以热血传递生命温度的公益情怀与责任担当。 我院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鼓励员工投身无偿献血事业。每一位献血者都是崇高的英雄,他们以无私奉献改变他人命运,为社会传递温暖与希望。正如我院职工所践行的--无私奉献、勇于担当,这种精神也是我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向所有参与献血的职工致以衷心感谢与崇高敬意,你们的热血奉献,既是医院前行的动力,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温暖力量。 让我们在这个世界献血者日,继续弘扬无私奉献的献血精神,感召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让我们以热血为介,传递爱心火种、点燃生命希望,用我们的微薄之力为他人带去温暖与力量。 让我们共同为生命挽袖献血,为人间大爱加油助力每一次伸出手臂,都是对生命最赤诚的回应!  
2025.0615
近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消化内镜室传来喜讯,成功开展首例直肠癌支架置入术,为一名饱受直肠癌肠梗阻折磨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我院在直肠癌治疗技术上的重要进展,为更多类似患者指明了新的方向。 患者张奶奶,85岁,因“腹泻、便血2月”入院。经过详尽的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为直肠腺癌,且肿瘤导致肠腔严重狭窄,引发完全性肠梗阻。考虑到张奶奶高龄且身体状况较差,传统的开腹手术风险较大,经过专家团队的充分讨论与评估,决定为她实施内镜下直肠癌支架置入术。 图1  直肠距肛门4cm,肿瘤导致管腔环周型狭窄   本次手术由李兰顺主任医师主刀,王龙副主任医师协助完成。在杨秋雨麻醉师及张瑞丽护士长护理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团队于肠镜精准引导下,谨慎通过狭窄的肠腔放置导丝,随后应用扩张器逐步扩张。最终,成功将支架精准推送至预定位置并释放。 该操作技术难度高,要求术者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精湛的操作技巧,并时刻关注周边组织安全。历时约30分钟,支架顺利置入,术后即刻见肠道恢复通畅,标志着手术圆满成功。 图2  直肠支架置入术后 术后,张奶奶的腹泻症状迅速消失。复查腹部CT显示,支架位置良好,肠道通畅无阻。张奶奶的家属感慨地表示:“原本以为老人的病没救了,没想到医院的新技术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希望,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直肠癌支架置入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显著优点,尤其适用于像张奶奶这样无法耐受开腹手术的患者。通过置入支架,医生能够迅速解除肠梗阻,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后续的综合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3  置入直肠支架操作过程 此次首例直肠癌支架置入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院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也为今后类似病例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我院将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努力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5.0606
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员工身体素质,促进科室之间交流与协作,弘扬拼搏奋进的团队精神,5月28日至29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朝阳急诊抢救中心)举办以“健康生活、团结奋进、共创和谐”为主题的职工趣味运动会。医院职工共计400余人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我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工会主席杨莉发表致辞:趣味运动会不仅是体力的较量,更是团队精神的凝聚,是展现医务工作者拼搏风采的舞台,希望大家赛出友谊、赛出风格,以团结协作之姿展现医者风采。 随后,运动员代表带领全场完成热身运动。 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比赛的号角正式吹响。赛场上,气氛热烈非凡,精彩瞬间目不暇接。本次运动会设有两个集体项目(八字跳绳和篮球运球接力)以及两个个人项目(呼啦圈和乒乓球托球跑)。 在八字跳绳和篮球运球接力中,各队队员步伐一致、配合默契。他们喊着整齐的口号,快速地穿梭在跳绳之间,或是精准地将篮球传递给队友,充分展现了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 在呼啦圈、乒乓球托球跑项目里,选手们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呼啦圈的转动节奏,或是稳稳地托着乒乓球向前奔跑,将技巧与速度完美融合。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比拼,共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四等奖8名、五等奖11名以及优秀团体奖17个。 我院趣味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职工提供了放松身心、增强体质的平台,更增进了同事间的交流与协作,有效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未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全体职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医疗服务工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共同书写医院发展新篇章。    
2025.0531
1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