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医院公告
2025年6月26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在海渔广场阶梯教室成功举办了“2025年集团第二季度学术沙龙”。本次沙龙以“微创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临床实践”为主题,聚焦胃肠镜技术、支气管镜技术、神经及肿瘤介入技术四大领域,旨在通过学术交流推动集团内微创诊疗水平的规范化和提升。来自各院区的200余名医护人员齐聚一堂,共享前沿学术成果。 医务部副主任张振担任主持 呼吸内科副主任李小芳分享题为《支气管镜在急危重症临床应用》。李主任结合多个临床案例,深入解析了支气管镜在气道管理、异物取出及重症感染诊疗中的关键技术,强调了其在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效率中的不可替代性。 内镜中心特聘专家蓝宇则以《超级微创时代消化内镜能做什么》为题,展示了内镜技术从诊断向治疗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她详细介绍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等前沿技术,指出“超级微创”理念正推动消化疾病治疗向精准化和创伤最小化的方向发展。 消化内镜中心护士长张瑞丽分享了《软式内镜洗消规范与管理实践》,系统讲解了内镜消毒灭菌的标准流程及质控要点,为院内感染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龙通过《消化内镜典型病例分享》展示了内镜技术在早期肿瘤筛查及复杂病变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案例剖析生动而具体,深刻体现了内镜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介入室护士长董淑芬的《小团体、大能量——浅谈大望路介入医疗之发展》回顾了团队在神经及肿瘤介入领域的成长历程,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对提升复杂介入手术成功率的关键作用。 在讨论环节,与会者就临床操作难点、新技术推广及个人关注的领域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耐心解答,并分享了宝贵的经验,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会议在世纪康瑞副总裁宋爱国的总结中落下帷幕。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沙龙的实效性,指出学术交流是提升医疗质量的核心动力,并表示集团将持续搭建跨学科平台,推动微创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  
2025.0707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传承红色精神,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共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中共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总支部)总支部于6月28日和29日精心组织了以“凝聚红色力量 共筑生命堡垒”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意义重大,旨在引导党员干部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智慧力量,锤炼党性修养,强化使命担当。 红馆忆烽火 誓言铭初心 活动首日,党员们来到怀柔响水湖长城红馆。这座承载着厚重抗战记忆的红色地标,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和一段段英雄事迹,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壮丽史诗。 授旗仪式上,杨莉书记将党旗郑重授予第一支部书记宗浩同志,这份沉甸甸的嘱托饱含责任与使命,引领大家奋勇前行。 副书记郭晓东同志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誓言字字铿锵有力,彰显党员初心。呼吸内科主任田桂珍作为党员代表诵读革命先辈家书,让大家深切感受到先辈为家国奋斗的坚定信念。 在政治生日环节,书记杨莉、副书记郭晓东两位同志为老、中、青三代党员代表送上祝福,激励全体党员永葆初心,在医疗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您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总支部向您致以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愿您不忘入党初心,牢记守护人民健康的使命担当,带头践行医者仁心,以精湛技术和高尚医德争当守护生命的先锋楷模,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支部书记杨莉同志在活动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坚定的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为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砥砺前行。立足新时代,作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主力军,全体医务工作者应当传承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将强化党性修养作为工作准则,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专业严谨的作风,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切实满足患者需求。 随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党员们有序参观了“光辉历程”“中流砥柱”“浴血奋战”“军民情深”“铁军精神永存”等主题展厅,并参与了“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红色主题课程。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讲述让大家心潮澎湃,深刻感受到抗战胜利的伟大与来之不易,从党的光辉奋斗史中汲取了前行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筑牢了信仰之基,强化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 徒步砺意志 红歌励前行 走出展馆,全体党员踏上崎岖的“红色之路”。 徒步过程中,大家互帮互助,不仅磨炼了体魄和意志,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激昂的红色经典歌曲被高声唱响,深情的毛泽东诗词在山水间诵咏,革命豪情与奋斗精神在歌声与诵读中被再次点燃,鼓舞着每一位党员砥砺前行。 在磨石口关平台,大家追寻先烈足迹,最终实现“胜利大会师”,齐声唱响红歌,颂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午餐时间,一顿特别的“忆苦饭”让党员们真切体会革命年代的艰辛,让大家更加懂得了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坚定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的决心。 长城寻足迹 精神润心田 次日,全体党员转战黄花城水关长城。面对陡峭险峻的路段,党员干部们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互伸援手,身体力行地诠释了革命队伍密切联系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 徒步过程中,大家结合前日的学习感悟,沿途寻找抗战遗迹,热烈探讨如何在新时代的医疗战线上传承和发扬“铁军精神”,努力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锐意进取、服务患者的实际行动。 以红色力量赋能医疗事业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活动中汲取的丰厚红色滋养,转化为立足岗位、服务患者的强大动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时刻铭记党员身份,恪守医者仁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2025.0707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党建工作的有关要求,7月4日上午,朝阳区卫健工委召开区卫生医疗机构党建工作联盟成立大会暨卫健系统“七一”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50名优秀共产党员、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中,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党总支部被评为朝阳区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老年医学科主任吴涛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医院党总支部事迹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党总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强大动能,铸就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红色堡垒”。   医院党总支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注重将理论学习与急诊抢救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员工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内涵,确保医院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在国家重大活动医疗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考验面前,党总支带头组建党员先锋队,勇挑重担、靠前指挥,奋战突发“最前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总支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在打造“急诊创伤重症”专科、推动党建业务融合中冲锋在前,建立接诉即办闭环响应机制,大力优化急诊急救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推进信息化建设等,保障医院工作顺畅有序。 多年来,我院党总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组织无偿献血活动,积极开展义诊,与周边省市区深度开展医疗协作、对口帮扶与人才培养,为交通事故伤者无偿申请救助基金突破亿元,传递爱心与温暖。同时,医院高度重视员工关怀,定期举办技能竞赛、健康讲座、文体活动工关爱行动,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提升团队凝聚力,营造暖心“家”文化。 党总支以多学科协同发展为依托,培育“朝抢精神”,服务朝阳卫生健康事业,展现了新时代医疗战线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获此殊荣,是鞭策更是责任与动力,未来党总支部将以此为新起点,继续紧跟党旗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体员工奋进新征程,为护佑首都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续写崭新辉煌。       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共产党员吴涛,201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我院老年医学科主任。   自入党以来,吴涛主任始终牢记党员身份,以高标准严要求投身医疗事业。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自觉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发展。医院组建老年医学科初期,吴涛主任积极参与筹建工作。担任科主任后,他致力于科室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完善制度、优化流程,筑牢质量安全防线,保障患者安全。他带头践行“以老年患者需求为中心”的理念,关注患者的功能维护与生活质量提升,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人文关怀,努力改善就医体验。   疫情期间,他以身作则,积极参加核酸采集与疫苗接种任务,统筹科室资源确保医疗与抗疫两不误,在自身感染新冠的情况下,仍主动请缨,参与医院红区筹建并进驻,承担新冠患者收治重任。   吴涛主任始终以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引领,推动科室发展,守护老年患者健康,努力践行医者初心与党员承诺。    
2025.0707
2025年6月27日下午,由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办、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承办的“推进临床营养诊疗规范化建设,促进临床营养治疗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来自北京市各质控单位的临床营养专家及行业骨干齐聚一堂,围绕临床营养诊疗规范与质量提升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会议由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副院长杨莉致开幕词。杨院长强调了临床营养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并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会议议程紧凑而充实,涵盖多个核心营养议题。北京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教授发表了主旨发言。他指出,临床营养治疗是整体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规范化建设是保障患者利益和推动临床营养治疗质量发展的关键。 随后,来自北京各监管部门的专家们分享了各自的见解与经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处的宋子玉干部就《国家特医食品最新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进行了详细汇报,强调营养从业人员在特医食品源头监督中的重要责任。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化科科长张曦则对《医疗机构特医食品备案流程》进行了规范化指导,为各医院营养科的特医食品经营使用提供了宝贵建议。北京市航天中心医院营养科的许美艳副主任也分享了临床营养治疗质控工作的政策和标准,进一步丰富了与会者的专业知识。 同时,来自北京华信医院和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的营养科主任崔慎梅和赵霞分别分享了他们在特医食品经营与使用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北京市各医院营养科的相关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最后,在各位专家及与会营养同行们的热烈讨论下,会议圆满落幕。这次研讨会为北京市临床营养诊疗的规范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具有推动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持续提升和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展望未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营养科将在北京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的指导下,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规范、更优质的营养诊疗服务,积极为临床营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5.0630
为贯彻落实集团护理管理部护理工作推进“集团化、同质化” 的要求,根据集团急危重症护理学术组年度工作计划,6月24日,在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举办“高流量吸氧技术操作”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承办。 高流量吸氧技术作为近年来呼吸支持领域的重要进展,在新冠肺炎、ARDS、慢阻肺急性加重等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本次工作坊旨在推进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进展,促进临床护理技术进步。“工作坊”通过操作流程+评分标准解读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集团各院区70名护理骨干参与,为进一步规范高流量氧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提升急慢性呼吸衰竭救治能力提供了专业支持。 集团急危重症护理学术组组长、我院护理部高立红副主任主持会议 我院内一科李丹护士长解读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实操演练:分组进行设备连接、流量调节、湿化温度控制等操作训练。 参训人员表示:“通过手把手教学,解决了日常操作中的困惑,对高流量吸氧有了感性认识与更深理解。” 此次工作坊体现了我院在呼吸支持技术规范化培训中的积极探索。未来,我院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为急慢性呼吸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2025.0625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