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医院公告
为进一步夯实骨科医护人员的专业理论基础,提升团队业务能力与协作水平,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骨科护理学术组于2025年9月26日在南区大会议室拉开了“强基础 、精专科 、促安全 ”骨科专科知识竞赛活动的序幕 。本次竞赛共16名选手报名踊跃参与,赛事分为初赛与决赛两个阶段,由护理部三位资深老师组成专家评委团,全程进行专业评审与指导。 竞赛伊始,16名选手首先通过初赛的现场理论考核展开激烈角逐。骨科学术组组长吴艳静护士长为选手们讲解比赛规格和流程,考核内容全面覆盖骨科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技术及最新指南等知识,旨在检验选手的知识储备广度与深度。经过严格筛选,10名表现优异的选手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环节。 本次活动由手足外科王玉霞护士长主持,竞赛分5个环节,分别是介绍领导、选手介绍、选手竞答、护理部领导总结发言、颁奖典礼。 Part.1 介绍领导 本次活动邀请了护理部何冰娟总护士长 、刘晓总护士长及负责教学工作的张伯娜护士长担任此次竞赛评委。 Part.2 选手介绍 本次竞赛分为10名选手,各科室高度重视,选手们积极准备,分别创建了个人的口号。比赛前每名选手做了精彩的自我介绍,并喊出自己的口号。活动共设置三轮比拼,层层递进,全面考验选手的综合能力。比赛既严肃紧张、又活泼快乐,展现了年轻护士的精神面貌。 Part.3 选手竞答 群雄对决,一比高下,竞赛现场井然有序,气氛紧张而热烈,本次活动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个环节。必答题题型包含单选题与多选题,要求每位选手依次作答,重点考察其对骨科常见疾病、基本操作及护理要点等核心知识的精准掌握程度。抢答题题目难度递增且分值与风险并存。选手们凭借扎实的知识功底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踊跃按下抢答器,现场气氛瞬间升温,比分也随之交替上升,展现了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竞技状态。风险题聚焦骨科临床实践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选手们需结合临床经验进行阐述,充分考察了其知识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Part.4 护理部领导总结 护理部何冰娟总护士长讲到这次“强基础 、精专科 、促安全 ”骨科专科知识竞赛活动在领导的重视下,在骨科学术组的精心策划下,各科室的共同参与下,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圆满结束,并公布了个人成绩及排名,最后何冰娟总护士长代表护理部对这次比赛的圆满成功和参赛选手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肯定了选手们的出色表现和扎实的专业素养,也针对竞赛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并鼓励大家将竞赛所学运用到日常临床工作中,不断提升专科护理服务质量。 Part.5 颁奖典礼 本次比赛评分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由护理部领导、特邀嘉宾及现场观众监督。经过三轮紧张激烈的比拼,各奖项最终尘埃落定。评委团根据选手的综合表现,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4名。由何冰娟总护士长进行竞赛总结并宣布参赛人员获奖名单, 由评委组及各骨科单元护士长授予发奖 。 此次骨科专科知识竞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院骨科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有效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更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学促用,有效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提升了我院骨科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为今后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医疗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1015
手指断了该怎么办?术后该如何护理?围绕这一健康话题,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医院)手足外科在刘会军主任和王玉霞护士长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下,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断指再植”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活动吸引了20余位患者及家属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反响良好。 专业科室介绍,优质技术展现实力 活动伊始,刘会军主任首先向在场的患者及家属介绍了手足外科的基本情况。科室近年来平均每年完成手术达2500台,在手外伤急诊、断指再植等领域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为了增强患者对科室的信任和信心,刘会军主任还通过典型病例及复杂成功手术的展示,生动地展现了科室的技术实力。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了现场患者及家属的阵阵掌声,大家对手术治疗的效果充满了期待。 生动讲解:断指处理与再植策略 针对“断指如何处理”这一关键问题,刘会军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进行了详细讲解。他强调,当手指发生离断时,正确的紧急处理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断指再植的成功率,例如使用干净的纱布包裹断指并置于冰袋中,避免直接接触冰块,同时快速送医。这些实用性强的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全面了解如何为断指再植争取宝贵的时间。 细致护理:术后恢复的关键保障 活动的第二环节,王玉霞护士长以“术后护理”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了专业而细致的讲解。 她指出,手术的成功只是再植的第一步,术后护理对指体的存活及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护士长从多个方面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了术后的护理知识,包括: 病房环境:保持温度适宜、尽量避免感染因素; 血液循环观察:关注指体颜色、温度及血流情况; 体位摆放:合理的体位有助于血液循环; 疼痛管理:正确面对疼痛,缓解患者的不适; 心理支持与营养调整: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同时保证营养摄入; 康复锻炼:遵循医嘱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 出院注意事项:术后复查安排、医保定点调整等。 医患联动,共筑健康桥梁 本次健康教育大讲堂的成功举办,不仅拉近了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也进一步增强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活动结束后,许多患者及家属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对断指再植及术后护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术后康复充满信心。 未来,我院将继续举办更多主题的健康知识讲座,以知识为纽带、以技术为抓手,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们始终秉承“健康相托,精诚护航”的理念,与患者携手,共同守护生命与健康。 手足外科简介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手足外科目前有专业技术人员37名,床位57张。年住院病人手术5000余例,其中显微外科手术2500余例。科室历经起步、发展、成长、成熟、成果阶段,发展至今已成为集诊断、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为全社会伤病员服务的特色科室,十多年来得到全体伤病员的广泛赞誉。 学科带头人 科室优势/特色 以手、足部创伤急救,指、肢体再植保肢;组织块(如断耳、断鼻、阴茎离断、头皮撕脱伤等)再植;四肢血管神经肌腱损伤的显微吻合治疗;自体足指游离移植拇(手)指全形再造;骨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重建;二期肢体动力功能重建;移植再造指体;手足部良、恶性肿瘤包块治疗;先天手畸形及产瘫诊治、重建;关节镜微创诊疗腕、踝关节疾病;根据病人的病情用皮瓣及组合皮瓣修复重建全身各种软组织缺损;利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填充治疗糖尿病等难愈性慢性创面提供个性化治疗;利用皮肤牵张器治疗躯体瘢痕整形;足踝部畸形的矫正、足踝部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 科室诊疗范围 周围神经损伤及卡压征、四肢皮肤缺损、手足部皮肤软组织、断肢(指)再植、手足部先天及后天获得畸形、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腕关节损伤与疾病、拇(手)指再造、各类复杂手、足外伤、足踝骨折、足拇外翻、足跟痛治疗等。 手足外科咨询电话:010-5963 2205/1800138****
2025.1015
为深化医患沟通,普及老年健康照护知识,9月25日,在科室主任刘世刚、吴涛及护士长李丹的精心策划下,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老年医学科“患者家属健康大讲堂”正式开讲,吸引了数十位患者家属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聚焦老年健康需求 本次大讲堂内容针对性强,直击老年照护的核心需求。活动伊始,科室护士长首先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挑战,并详细说明了我科的主要诊治范围,即收治60岁及以上、罹患多种慢性病、存在老年综合征、处于急性期后功能恢复阶段以及失能失智的老年患者。此举旨在帮助家属更全面地了解科室职能,增进信任。 随后,科室吴主任就“中老年健康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题讲座。吴主任从疾病定义、流行现状、病因症状、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强调“防大于治”的理念,指出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和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可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同时叮嘱已患病患者务必坚持规范治疗与健康管理(二级预防),以防范疾病复发。 讲座特别设置了互动答疑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家属们纷纷就日常照护中遇到的困惑踊跃提问,医护团队逐一给予了专业、细致地解答。针对家属普遍关心的“慢性病开药流程”“日常疾病预防”“出院后居家照顾”等问题,吴主任进行了重点说明,消除了大家的疑虑。一位家属感慨道:“这些照护技巧非常实用,解决了我们很多实际困难,这样的活动真是太贴心了!” 活动尾声,科室还为家属们准备了暖心小礼物,并现场演示了医院预约挂号的便捷流程,方便患者日后复诊。 本次大讲堂不仅传递了专业知识,更搭建了一座坚实的“医患连心桥”。未来,我院将持续开展系列健康科普活动,与广大家属携手,共同为老年患者的晚年健康筑牢守护屏障。
2025.1010
202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76周年华诞! 举国同庆,普天欢腾。 值此佳节之际,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 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祝愿伟大的祖国 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向坚守在岗位上的医务人员 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你们辛苦了!                 ​        
2025.1001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护理部收获了一份份珍贵的“果实”——来自各个科室的表扬信。这些信件,有的表扬个人,有的感谢整个护理团队,字里行间流淌着患者的真挚感激与认可,为这个秋日增添了格外温暖的底色。   于细微处见温暖,在平凡中显匠心   一位神经内科的患者家属在表扬信中特别感谢了整个护理团队:“在家人住院期间,你们以专业的护理技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极大的耐心,帮助了病人治疗的关键阶段。无论是深夜查房的细致观察,还是日常输液、康复指导中的温柔鼓励,都让我们倍感温暖。” 朴实的文字,恰恰道破了护理工作的真谛——技术与温情的双向奔赴。为卧床患者调整最舒适的体位,给焦虑家属递上一杯温热的水,替行动不便的老人整理好衣角……这些藏在日常里的小事,正是 “匠心”最生动的注脚。   昼夜坚守,用温情话语筑起信心   “感谢王金明为首的护理团队,每天一次次的看伤口情况,一次次的帮扶我翻身看护皮肤。护士们不分昼夜,精心呵护在我们病房和病人之间,一会打针,一会输液,一会测血压,一次次的测血糖,忙不停,”微创骨科一位患者的信里,满是对护理团队的赞扬,“特别是小护士刘颖、田佳琦,什么时候进病房总喊着‘叔叔,爷爷,别害怕,痛一下一会儿就好了’,每次都仔细、认真地把工作干好,病人满意才离开病房,什么时候叫什么时候到,这种精神也让我们心里很温暖。”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地坚守。护理团队用脚步丈量病房的距离,用话语搭建信心的桥梁,让病痛中的患者总能感受到安心的力量。   专业引领,以硬实力守护生命   近年来,医院护理团队始终在专业领域深耕不辍:持续引进多项先进护理技术,深入开展循证护理实践,在危重症监护、伤口造口专科护理、老年慢病照护等领域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务优势。从为重症患者制定个性化监护方案,到为造口患者提供全程专业指导,再到为老年患者优化慢病管理流程,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 “其实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没想到患者会记在心里。”面对表扬,护理部主任笑着说。在她看来,这些表扬信不是终点,而是再出发的动力,“这些表扬信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也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这一封封浸着温度的表扬信,是金秋里患者赠予护理团队最珍贵的“暖心勋章”。未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护理团队将继续以专业为笔、以爱心为墨,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守护故事,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誓言,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之路稳稳护航。  
2025.093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