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医院公告
近日,“体重管理”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国家卫健委雷海潮主任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发声,提出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的计划,旨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增强慢性病防治意识。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大家纷纷意识到“国家喊你减肥”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对国民健康的重要倡议。 根据相关研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30年我国成人的超重肥胖率将达到惊人的70.5%。这并不是在要求每个人都去追求“瘦”,而是希望大家都能拥抱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过程中,减重、减肥和减脂这三个词常常被混淆。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方案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三者的不同之处。   减重:关注总体重量的变化 减重是指身体总体重量的减少,这包括水分、废物、脂肪和肌肉等成分的重量。当体重下降时,无论是因为哪一种成分的减少,都可以称之为减重。例如,小明在一次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体重从70公斤降到了68公斤。但这并不代表他的身体脂肪减少了,因为体重的下降主要是水分的流失。等到他补充水分后,体重又会迅速反弹。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减重例子,主要是因为水分的流失,而非脂肪减少。  减肥:综合体重管理的过程 减肥通常指通过运动、节制饮食等多种方式使体重降低。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减少体内的多余水分、蛋白质等,目的在于减轻体重。例如,小张通过一段时间的节食和运动,使体重从80公斤降至75公斤。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减少了脂肪,可能还因节食导致部分肌肉流失,同时身体水分也有所减少。减肥的过程较为复杂,体重的整体下降不仅仅是脂肪的减少,还包括其他成分的变化。   减脂:聚焦健康体脂率 减脂则更侧重于减少身体脂肪的含量,而不单纯关注全身体重的下降。它注重降低体脂率,改善特定部位的脂肪积累。单纯追求体重下降有可能导致肌肉流失及代谢率降低,进而引发健康问题。而专注于减脂不仅能塑造更好的体型,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在减肥的过程中,应该更注重减脂,而非单纯的减重,关注身体围度和体脂率的变化,以实现长期的健康目标。   实例解析:减重与减脂的区别 假设你在两周内通过严格控制饮食和大量运动减少了4公斤体重。这一体重的下降可能主要来自水分和肌肉的流失,而不是脂肪的减少。相反,如果你合理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同时结合有氧运动(如跑步),在一个月内减少3公斤体重,这其中大部分是脂肪,体脂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甚至肌肉含量有所增加,身材变得更加紧实有型。这种健康的减重方式更可持续,也更符合健康管理的目标。 减重、减肥与减脂各有其独特的定义和侧重点。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不应仅仅关注体重数字的变化,而应更加关注身体成分的改善和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在追求美好身材的同时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健康的未来!   ♦营养门诊开诊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营养门诊3月26日正式开诊,为了帮助超重/肥胖人群建立合理减重目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适当减轻体重及体脂肪,营养科特推出体重管理项目,院内报名前5名减重管理免费,欢迎积极报名参加。咨询预约电话:5929-2351。   体成分是身体组成成分的简称,通俗来讲就是身体有多少脂肪,多少肌肉等物质。了解体成分对评价个体身体机能,界定肥胖有重要作用。营养科拥有目前最先进的inbody770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自己。   营养科医生通过专业解读体成分分析,设定个性化、私人定制的营养减重方案,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一日三餐,灵活易坚持。专业营养师辅助调整饮食结构,实时答疑,全程陪伴,您还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交流、一起打卡,开心甩肉!同时配合长期的跟踪随访管理。      
2025.0323
每年的‌3月20日为国际口腔日,也称为世界口腔日‌。这一日期由世界牙科联盟(FDI)发起,旨在提高全球公众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口腔保健习惯。‌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在国际口腔日当天举行了一场“口腔健康、身心健康”为主题的义诊活动,旨在增强周边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意识,普及口腔保健知识。   活动当天现场前来问询的居民络绎不绝,我院医务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参与者,耐心讲解口腔健康知识,从日常的刷牙方式到牙线的正确使用技巧,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示范和指导。同时,医务人员还为居民们免费进行口腔检查,发放口腔保健小礼包,受到了居民们的广泛好评。   口腔科医师孙焕章在义诊中尤为忙碌,他认真地为每一位居民进行专业的口腔检查,其中包括早期龋齿检测和牙周病筛查。孙医生表示:“很多居民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小问题没有及时处理,久而久之就会发展成大问题。通过这次义诊,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增强口腔健康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本次口腔义诊活动通过医务人员的专业服务与知识宣讲的双重形式,不仅有效增强了社区居民对牙齿保健的重视程度,更普及了健康护齿的知识,使预防性口腔护理理念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2025.0323
近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消化内镜室成功完成首例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标志着我院在消化道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治疗选择。 本次接受ESD治疗的患者,经过前期检查,该患者被确诊为胃窦广基腺瘤,大小约为2.0cm*2.0cm。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面临多种健康风险,影响到生活质量。 对于该患者,我们进行了详细的风险评估,发现如下潜在问题: 生活质量受损 随着胃腺瘤的增大,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饮食习惯,还可能降低日常生活的质量,让患者苦不堪言。     出血风险 胃腺瘤表面的黏膜有可能出现糜烂或溃疡,进而引发出血。初期的少量出血可能通过大便潜血阳性表现,而大量出血则可能导致黑便或呕血,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贫血,并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    恶变风险 胃腺瘤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恶变几率。腺瘤的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等因素均与其恶变风险相关。通常来说,腺瘤越大、绒毛状成分越多、异型增生程度越高,其恶变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发生恶变,发展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将会显著变差,生存率也会降低。 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我们的消化内镜室团队经过精心准备,决定为患者实施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SD)。这一手术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不开刀 创伤小、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医疗费用低 通过ESD手术,我们不仅可以有效切除腺瘤,降低其恶变风险,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手术当日,内镜室李兰顺主任医师、王龙副主任医师在麻醉科杨阳医生插管麻醉及张瑞丽护士长护理团队的紧密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病变部位的剥离。整个手术过程出血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目前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属于四级手术,要求术者具备高超的内镜操作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适应症有早期消化道癌:对于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较浅的早期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ESD可完整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效果。比如,对于直径小于2cm、无溃疡形成的早期胃癌,ESD是较好的治疗选择。 • 癌前病变:如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这些病变有较高的癌变风险,ESD能将病变组织完整切除,预防癌症发生。例如,在食管、胃或结直肠发现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通过ESD进行治疗。 •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包括来源于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的肿瘤,如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等。若肿瘤直径一般小于5cm,且边界清楚,ESD可完整切除肿瘤,同时保留消化道的完整性和功能。 此次首例ESD治疗的成功开展,不仅展示了我院内镜室团队的专业实力,也填补了我院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院领导高瞻远瞩,完善了内镜室的扩建和人员的培训及设备的更新,对内镜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消化内镜室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5.0323
什么是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氢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可获得组织和器官的解剖结构和病变信息,是一种无损伤体外探测技术,是当今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   磁共振成像需要一个稳定的、均匀的空间磁场环境,这个空间磁场我们用静磁场B0来表示,其磁场强度大小简称场强(field strength),场强的单位是特斯拉,英文名为Tesla,简称T,例如3.0T是指这台机器能提供的稳定的磁场强度为3.0特斯拉,即3.0T,如果是1.5T,那就是1.5特斯拉。   1.5T和3.0T的区别 医学影像科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医学影像科分设于南、北两个院区,集X线、CT、骨密度仪、磁共振成像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拥有全自动固定DR三台,移动DR三台,64排CT一台,16排CT两台,40排CT一台。1.5T、3.0T核磁各一台。骨密度仪一台。可以满足各种临床诊治需求,开展神经系统、头颈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全身各系统综合性影像检查和诊断。科室人员经验丰富,梯队合理,现专业技术人员30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   01科室特色 全脊柱、双下肢拼接成像技术,能够很好的显示脊柱整体的曲度、侧弯程度及下肢力线评估,为矫形及脊柱侧弯后突畸形提供良好的治疗参考及疗效评估。 CT能完成冠状动脉CTA成像、小剂量肺动脉CTA成像及其他全身各部位平扫、增强及各部位血管CTA成像,为全身血管性病变提供无创的检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 MRI检查除能完成全身各部位平扫、增强及动态增强外,还能完成弥散张量成像、脑灌注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胰胆管水成像、泌尿系水成像及臂丛神经成像等,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骨密度仪能准确评价人体骨骼健康状况,是骨质疏松早期诊断、疾病监测或疗效评价的常用方法,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评估依据。 科室开展了“胸痛三联征”的联合检查,为临床胸痛的病人快速、简便的提供诊断依据。开展下肢静脉与肺动脉联合扫描,为栓子的寻找,提供直接的证据。下肢动脉与下肢静脉联合检查,一次检查,完成了动脉、静脉显影,减少了造影剂用量,方便了临床和患者。   02检查项目 全身各部位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CTA、肺动脉CTA、胸腹主动脉CTA、头颈动脉CTA、下肢动静脉成像等) CT各部位平扫及增强扫描 CT支气管树重建 CT立体三维(3D)重建成像技术 CT早期肺癌筛查技术 CT定位下穿刺活检技术 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 MRI各部位平扫及增强扫描 MRI血管成像 MRI功能成像 MRI水成像 MRI弥散成像 MRI灌注成像 MRI扩散张量成像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 MRI波谱成像 核磁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 心脏核磁增强成像
2025.0322
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 高质量的睡眠却成了许多人的奢侈品。 失眠、多梦、打鼾等睡眠问题 困扰着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 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记忆力和注意力, 还可能引发高血压、 糖尿病和抑郁症等慢性疾病。 睡眠是人体自我修复的重要时段, 一场高质量的睡眠胜过多种药物。   为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关注,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 (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举办了以“健康睡眠、 优先之选”为主题的义诊活动。     由睡眠专家张守文主任及团队, 呼吸内科专家田桂珍主任, 中医科王静医生,康复科段喜凤医生 及相关人员组成的“睡眠护航团”, 为市民提供睡眠质量测评、 个性化健康指导、 中西医结合诊疗体验和公益知识 宣讲等服务, 现场服务50余人次。   在义诊现场, 专家们针对到现场的百姓 提供了专业的意见、建议, 并为他们讲解了 关于睡眠的专业知识等。 大家纷纷表示,非常有收获, 让他们了解到关于睡眠的专业知识, 及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睡眠问题等。   让优质睡眠成为生活标配, 睡眠医学的发展让“睡个好觉” 不再遥不可及。 我院将持续推进睡眠健康科普宣讲, 未来还将开设线上睡眠门诊, 打破时空限制守护您的“黄金睡眠”。         
2025.0322
1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