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量血压”已成为很多人日常健康监测的一部分,但你是否知道,肺功能的检查同样重要?6月27日是世界肺功能日,美国胸科协会主席曾公开呼吁:“公众要像量血压一样检查肺功能”。钟南山院士也提出倡议:建议将肺功能检查列为40岁以上人群的常规体检项目。
你上一次关注自己的呼吸是什么时候?
一、什么是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收集与分析,评估肺部通气、换气功能的一系列检查。它不像抽血或影像检查那样“直接”,却是评估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通过测量气体的容量、流速、压力等参数,医生可以客观地了解你肺部的“工作状态”,判断是否存在“隐性”的呼吸系统疾病。
二、为什么肺功能检查值得你重视?
很多呼吸道疾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气促、咳嗽、咳痰时,肺功能可能已经明显受损。而肺功能检查能帮助实现:
早期发现隐匿性疾病(如慢阻肺、哮喘);
评估健康状况,尤其是长期吸烟、接触油烟或粉尘的人群;
指导慢性呼吸疾病的管理,如调整用药、评估疗效;
术前评估,预测手术及麻醉风险;
职业健康鉴定,判断是否因工作环境导致肺功能下降。
可以说,一次肺功能检查,就是对呼吸系统的一次“全面摸底”。
三、哪些人应该来做肺功能检查?
如果你属于以下任何一类人群,建议尽早安排一次肺功能检查:
年满40岁,尤其是有吸烟史(包括被动吸烟)、长期接触油烟或生物燃料;
已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经常咳嗽、气短、咳痰,原因不明;
工作环境中粉尘、烟雾较多;
准备做外科手术,尤其是胸部或上腹部手术;
家族中有哮喘或其他遗传性肺疾病患者。
四、肺功能检查安全吗?
很多人担心:“吹气检查会不会交叉感染?”“会不会很难受?”
请放心,肺功能检查是无创、安全、便捷的。检查中使用一次性口含嘴和细菌过滤器,房间具备独立新风系统并每日消毒,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你只需要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配合完成几个呼吸动作,整个过程通常十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少数人可能会在检查后暂时感到气短或头晕,休息片刻即可缓解。极少数肺大泡患者存在气胸风险,但医生会在检查前进行评估,确保安全。
图1 肺功能检测仪
图2 一次性细菌过滤器,一次性口含嘴
下期预告:
你是否好奇——肺功能检查具体有哪些项目?“肺活量”只是其中最基本的一项,还有弥散功能、气道阻力、支气管激发试验等等这些听起来专业又陌生的项目,它们到底有什么用?哪些人需要做?……
下一篇我们将详细解读《肺功能检查项目指南》,教你看懂检查单背后的健康信号。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