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肠内营养 “家” 守护——科学喂养不迷路
作者:肿瘤内科 编辑:医院办公室 时间:2025.09.24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鼻胃管、鼻肠管或空肠造口等方式,将营养液输送到胃肠道内,为无法经口进食或进食不足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科学的居家肠内营养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以下内容请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图片

输注五步曲,细节决定效果

第一步:准备工作

洗手是关键:采用“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预防感染。

核对清楚:确认营养液的名称、浓度、用量及有效期,避免误用。

检查管路:查看喂养管体外部分的长度标记,确保无移位或损坏。

物品备齐:准备好温开水、营养液、输注器、毛巾等用品。

第二步:确认管位

喂食前务必确认鼻饲管位置:回抽胃液,若见到淡黄色或草绿色液体,说明位置正确;也可快速注入10–20ml空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如有不确定或患者不适,请立即停止并联系医护人员。

第三步:体位安排

喂食期间及结束后1小时内,保持患者上半身抬高30–45度,利用重力防止反流和误吸,减少肺炎风险。

第四步:喂养操作

喂养前后用20–50ml温开水冲洗管道,防止堵塞。

营养液应恢复至室温(37–40℃),避免过冷刺激肠胃。

推注方式:每100ml约10–15分钟,单次推注量通常为200ml。

泵入方式:从低速(如50ml/小时)开始,按医嘱逐渐调整。

严格遵循医嘱控制每日总量,不可自行增减。

第五步:收尾工作

喂食后冲洗管道、盖紧管口、妥善固定,清洁并晾干输注器具。

图片

常见问题与预防,远离并发症

  • 腹泻:可适当减慢输注速度,注意营养液是否新鲜、输注器是否定期更换,注意保暖,必要时遵医嘱调整配方或使用药物。

  • 堵管:喂养前后及时冲管,注药时确保药物完全溶解。若发生堵塞,用温水低压冲洗,避免用力推注。

  • 恶心、呕吐、腹胀:降低输注速度或减少量,喂养前检查胃内残留量,如超过前次喂养量的50%,应暂停并咨询医生。

  • 口腔护理:每日2–3次进行口腔清洁,可使用软毛牙刷、棉签或漱口水。

图片

日常护理与记录,健康有据可依

  • 管路护理:每日清洁鼻饲管周围鼻腔、更换固定胶布,观察鼻翼皮肤情况;造瘘口患者需保持周围皮肤清洁与干燥。

  • 记录重要信息:包括每日喂养量、饮水量、大小便情况及体重变化,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 储存注意:未开封营养液应常温避光保存;开封后需冷藏并在24小时内使用完毕。

图片

遇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喂养管脱落、误吸症状、严重呕吐腹泻导致脱水、造口周围感染或化脓、持续腹绞痛或腹胀、不明原因发热等,需立即停止喂养并就医。

 

图片

身心关怀,温暖康复路

多陪伴、多鼓励,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让患者品尝少量喜欢的食物味道;病情稳定时,鼓励适当活动,促进肠胃蠕动和身心康复。

请记住:您并不孤单!

居家肠内护理是一段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过程,但您完全有能力胜任。请始终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我们永远是您坚实的后盾!

图片

肿瘤内科简介

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原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肿瘤内科,主要开展食管癌,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及晚期肿瘤综合治疗。开展恶性肿瘤并发症、合并症及急危重症的积极诊治,在肿瘤危重症抢救及支持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学科带头人

01.jpg

刘鹏辉,肿瘤内科主任,肿瘤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原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肿瘤科拥有超过30年的肿瘤临床工作经验,擅长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针对肺癌患者实施个体化和多路径综合治疗,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卵巢癌等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肿瘤科急症处理也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02.png

郝永光,副主任医师,原三甲医院从事肿瘤内科,从事肿瘤内科工作37年,在恶性肿瘤的化疗、放疗、免疫、靶向、支持、营养治疗方面造诣深厚,尤其是肺癌、胃癌、肠癌、胰腺癌、肝癌等肿瘤的化疗、放疗、免疫、靶向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03.png

欧开萍,副主任医师,从事肿瘤内科工作20余年,在实体肿瘤精准治疗和疑难肿瘤诊疗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乳腺癌、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实体瘤规范化诊疗、晚期肿瘤综合治疗及肿瘤合并症、危重患者救治。

肿瘤内科咨询电话:010 5963 2339;136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