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患者故事

医学人文|那一刻,那些言语一定有温度

发布时间:2019-05-15 浏览量:15641 来源:神经内科 作者:编辑整理:院办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师的名言,概括了医学救死扶伤的职责,成为医生们所遵从的行医准则,表达了一个道德高尚的医生对待病人的心态,以及一种理性的谦卑、职业的操守和医学人文的朴素境界……

 “有时,去治愈”说明医学并非万能,在一些伤病面前,即使医术高明的医生,也是束手无策。但这绝不意味着医生在病人面前无所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医生,除了“有时,去治愈”之外,对待病人要“常常,去帮助”,强调了医者的职业态度。“总是,去安慰”,反映了人文关怀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关怀与安慰。这是一种人性光芒的传递,是医学真谛的表达,是医生职业生涯的闪光点,也是最能感动人们心灵的地方。病人视医生为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医生的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会对病人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去安慰”就尤为重要。

457970953962362424.jpg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神经内科赵荣杰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不断“圈粉”不仅医护喜欢他,家属和患者也一样敬爱他,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温度从何而来?2019年3月20日的清晨6点,一位患者毫无征兆的在家中昏厥了,家中只有一位70多岁的老伴儿,事发突然老人很慌张无助,于是拨打了急救电话随后送至了北京某院治疗,当时拍了CT和核磁共振,并没有发现病灶在哪里,可老人还处于“昏迷状态”中,那边的医生告知家属需转院治疗,随后两位老人通过急救电话,转到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当时接诊的是赵荣杰医生,他冷静认真的听完老人叙述的发病原因和转院过程,迅速收治入院,并安排了相应的检查,请主任会诊共同制定了周密的治疗计划。全科人员都非常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身体各方面也在逐渐恢复,慢慢可以与人交流,这位奶奶也非常开心,看着老伴儿一天天好转,对赵医生和我们的医疗团队感谢溢于言表。

817485392695961837.jpg        838307671506155331.jpg

在与老人沟通过程中得知,两位老人是丁克家庭,身边没有子女,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到老了相互照顾相依为伴,奶奶说:老伴儿的陪伴是她生活的动力,这次住院多亏了赵医生和这里的医生护士,你们像家人一样照顾我们,都非常暖心,赵医生每天工作那么忙还在闲暇时间过来陪我们聊天,真的非常感谢赵医生,感谢这里的医生护士。  

                                      197594323048987054.jpg     124616276546991929.jpg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时刻为病人着想、为病人解除病痛,是我们的职责。在当下我们全社会也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医患关系,在对患者“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对医务人员群体的理解和支持。作为一个“助人”的群体,医护人员也需要得到来自患者和家属的理解,来自社会的支持和信任。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相关故事